梅尼埃病是一种难治性内耳疾病,表现为听力下降、发作性眩晕、耳鸣和耳闷感。内淋巴积水被认为是梅尼埃病的一个特征性病理征象。近日,一项研究发现,内耳钆增强磁共振成像对评价内淋巴积水的部位和程度有明显的优势。
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梅尼埃病的诊断很大程度上依赖纯音测听,冷热试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等间接证据。近年来,磁共振内耳成像及钆造影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武庆教授报告了一项研究,分别分析了内耳钆增强磁共振成像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在定量分析梅尼埃病患者内淋巴积水的价值。研究结果于2019年1月发表在《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杂志。
这项研究回顾分析了56例确诊为单侧梅尼埃病的患者资料,患者均接受了内耳钆增强磁共振成像、纯音测听、冷热试验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测试。选择了26名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VEMP结果作为对照。
研究结果表明,内耳3D-IR钆造影增强磁共振成像可直观地显示梅尼埃病患者耳蜗或前庭内淋巴积水的程度。根据成像结果将耳蜗积水程度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四个等级,人数分别为11、24、9、12例;前庭积水程度分为无/轻度/重度三个等级,人数为8、11、37例。
图为静脉注射钆4h后,耳蜗及前庭的3D-IR磁共振成像,显示了耳蜗和前庭不同程度的内淋巴积水。
对比影像学结果,在耳蜗积水组,眼源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的反应率随着耳蜗内淋巴积水程度的增加而降低;重度耳蜗内淋巴积水患者的P1-N1波幅降低。重度内淋巴积水组患者oVEMP的波幅比(AR)明显大于轻度或无耳蜗内淋巴积水组,提示AR和oVEMP的P1-N1波幅可间接用于评价耳蜗内淋巴积水的程度。
在前庭积水组,重度积水者颈源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的AR值显著高于无积水或轻度积水组,提示cVEMP的AR对于发现重度前庭积水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该研究还发现,耳蜗内淋巴积水程度与听力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梅尼埃病的病程与前庭内淋巴积水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人员表示,内耳钆增强磁共振成像实现了对内淋巴积水的客观可视化,为进一步深入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依据。此外,鉴于VEMP在评价内淋巴积水中的参考作用,有助于临床医生在缺少钆增强磁共振成像的条件下,采用该方法辅助诊断。
来源:耳鼻咽喉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