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就医指南、学科建设支持、科研平台共享、中医科学管理、中医国际交流

登录/注册

要闻报道

晋冀鲁豫(四省五市)中医院联盟成立

??      2024年6月1日上午,晋冀鲁豫(四省五市)中医院联盟成立大会在邯郸市中医院召开。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凯,河北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支政,邯郸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李之杰,副主任周海英,中原经济协作区办公室主任张永世,邯郸市中医院党委书记马登斌,安阳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姚晓峰,长治市中医院党委书记田建军,聊城市中医院院长赵素婷,邢台市中医医院院长王庆周出席大会。来自晋冀鲁豫四省五市的5家市级中医院的院办、医务、护理、宣传、科教等职能科室负责人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邯郸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钱宏主持。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凯河北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支政邯郸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李之杰邯郸市卫健委副主任周海英中原经济协作区办公室主任张永世邯郸市中医院党委书记马登斌邯郸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钱宏主持      会上,邯郸市中医院党委书记马登斌首先致欢迎辞:今天在我院隆重举行中医院联盟成立大会,一是加强晋冀鲁豫(四省五市)中医院合作,促进信息共享与交流;二是加强联盟间教育和人才培养;三是推进联盟间临床研究与实践;四是共同提高中医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推进我市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安全、高效的中医医疗服务。依托邯郸中原经济协作区办公室,加强合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会上,长治市中医院党委书记田建军介绍了各联盟单位情况;安阳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姚晓峰作联盟筹备工作报告;聊城市中医院院长赵素婷宣读了联盟章程;邢台市中医医院长王庆周作为成员代表进行了发言。      邯郸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李之杰在讲话中指出:“晋冀鲁豫(四省五市)中医院联盟的成立,旨在加强四省五市中医医疗机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进一步推进我市省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李之杰书记建议:一是坚定不移的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推进联盟各项工作;二是要重视学术创新和精品学术活动,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三是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相互交流 优势互补。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中原经济协作区办公室主任张永世在讲话中强调:“中医院联盟的组建,既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家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的深入实践,也是区域内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现实需要,不仅有利于加强区域内院企合作、院院合作,更能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理发展,也标志着区域内中医药事业在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各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中医院联盟将领航协作区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阔步前行,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做出享誉中原大地的名医、名科、名院,让人民群众更加对中药信任、对中医信赖。      河北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支政在讲话中讲到:“晋冀鲁豫中医院联盟的成立是顺应时代发展推进中医药事业进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强四省五市中医医疗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以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共同探索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模式,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对于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使命光荣意义重大。今天的联盟成立大会标志着晋冀鲁豫四省五市中医院合作迈入了新阶段,希望联盟单位通过结联盟、搭平台、促交流凝聚起发展强大合力,在学科专科建设、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科研创新及成果转化,高精尖人才培养等工作中持续发力,激发内生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凯在讲话中指出:“希望联盟各成员牢记初心和宗旨,按照政府引导、骨干带动、院院联合、区域合作,互惠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大力发展中医医疗技术,通过医疗联合体,人才、技术、管理等资源的纵向流动,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晋冀鲁豫交界中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运行效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中医药获得感,同时在现有联盟成员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新成员,不断发展壮大联盟,努力打造一批中原地区的中医药服务高地。希望联盟各单位以此次大会召开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密切协作,有效沟通,秉持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理念,积极开展良性互动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中原地区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随后与会领导及联盟各成员单位院领导共同启动大屏幕,标志着联盟的正式成立。与会领导为联盟各成员单位进行了授牌仪式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合影留念。最后,由河北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支政以《以文化建设为引领 增强综合服务能力》为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学术报告交流会。      在晋冀鲁豫(四省五市)中医院联盟成立大会召开的同时,5家联盟单位的重点专科专家同步在市中医院门诊综合楼进行了义诊。??

sc 2024-06-03 15:36:25

中医强基层系列经验交流项目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儿科)经验交流会在我院成功召开

全新中医药科普图书《中医那些事》出版 张伯礼、王国强题字勉励

阳气最旺盛的季节到了!养生“三要三不要”,抓紧做起来~

【中医二十四节气】养生之谷雨

理事风采

会议/培训/交流

佛山市中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进修班二期邀请函!

  项目背景:  “杏林人才”星火计划培训系列活动于2018年1月启动,以全国三甲医院重点学科专病为主,发挥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工作室作用,培训一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真正把患者留在基层。共举办“中医肛肠专业、中医传统外治疗法(针灸推拿) 专业、中医糖尿病专业、中医妇科专业、中医脑病针灸方向专业、中西医眼科专业、脾胃病专业、中西医结合儿科”多次培训,现如今都已圆满结束,并得到行业高度评价。为了满足医生对医疗技术自我提升的需求,2022年2月至5月成功举办首届中西医结合骨科专业(进修班)的基础上,于2022年7月1日-9月30日举办第二期。现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医疗机构管理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佛山市中医院  执行单位:北京华医通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二、时间与地点:  进修时间:2022年7月1日-9月30日  进修地点:佛山市中医院(广东省佛山市亲仁路6号)  住宿地点:佛山兴红电梯公寓(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汾江中路53号)  三、进修内容:  各级医疗机构相关科室负责人,主任、副主任、临床骨干医生等30人; 培训结束考试合格者由佛山市中医院及世界中联分别授予合格证书。  四、费用信息:  进修学习费用20000元(中医科学网理事单位享受八折优惠) 会务组统一安排用餐及住宿地点(食宿、交通费自理)  五、联系人及报名    六、注意事项:  1. 疫情期间持48小时有效核酸证明  2. 电子照片(办理工卡)  3. 4张一寸彩色照片  4. 医师执业资格证原件  5. 白大褂由佛山市中医院统一提供,学员无需自带  附件一:报名回执  附件二:课程表参考  附件三:带教师资  附件一:  2022“杏林人才、星火计划”系列活动(第二期)  佛山市中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临床进修班-报名回执(盖章有效)    附件二:  (上期课程表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附件三:带教师资  进修科室:佛山市中医院骨科诊疗中心培训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1、关宏刚:  佛山市中医院骨科中心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骨关节与风湿康复分会常委。擅长治疗:骨与关节损伤、脊柱疾病。  2、曹正霖:  骨一科(脊柱专科)主任,医学博士,骨伤科主任医师,脊柱外科专家,SICOT中国委员会广东省分会常委,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获省部级成果奖6项,获国家专利2项,获研究基金5项,编写著作2部,发表论文30余篇。擅长枕颈部经口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后路环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侧前方入路颈椎减压内固定术、胸骨劈开前路上胸椎减压内固定术、后路颈胸腰椎减压内固定术、动态内固定术、脊柱肿瘤囊外切除术、脊柱侧弯前后路矫形术、脊柱畸形截骨矫形术、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等高难度手术。  3、高峻青:  骨二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骨与关节感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外固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广东省医师学会创伤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显微外科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  4、郭跃民:  骨三科主任,骨伤科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小儿骨外科专家。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学分会小儿骨科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小儿骨科学组副组长,佛山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骨伤科医疗、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擅长治疗小儿先天性畸形及四肢躯干骨折, 对小腿创伤骨折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改良“T”型螺丝钉尺骨鹰嘴牵引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降低了肘内翻畸形后遗症。在各级医学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5、罗汉文:  骨四科主任,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曾赴德国科隆St.Vinzenz医院进修骨科。擅长于治疗骨与关节损伤、矫形、脊柱损伤、脊柱退行性疾病等疾病。治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专业著作2本。主持和参与各项课题6项,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交流。  6、谢韶东:  佛山市中医院医学康复科副主任,骨伤科副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 从事骨伤科临床及康复工作 20 年。擅长采用中医正骨、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骨折,现代康复技术治疗脊髓损伤、截肢截瘫及骨关节功能障碍等疾患;自从成立佛山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在科室的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提高科室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做了大量工作。  7、张盛强:  骨五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软伤科推拿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多年,在软伤推拿方面有很深造诣。擅长治疗腰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增生性关节炎、各种类型腰腿痛及软组织扭挫伤。运用中医推拿,中西药内服、外敷、理疗,三维牵引复位,骶管冲击等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曾多次参加全国推拿学术交流会, 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8、吴峰:  骨伤科中心副主任,骨六科主任,骨科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 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钟广玲主任医师学术继承人。从事骨伤科工作十余年,擅长治疗四肢骨关节创伤及各类骨关节病。  9、吴征杰:  骨七科主任,骨伤科主任中医师,从事创伤骨科专业近三十年,任职主任二十年,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对肩、肘、腕、膝、足踝的骨关节损伤, 陈旧损伤,创伤后遗(关节强硬、畸形、失稳、疼痛)有深刻研究、日常诊治大量骨关节损伤、畸形、骨不连病人,尤擅长肩肘,是国际骨科学术组织的聘任讲师。  10、朱永展:  骨八科主任,现为国际内固定组织(AO)、施乐辉讲师,中华医学会足踝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足踝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足踝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足踝学组常务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外固定学组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足踝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佛山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佛山市骨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秘书、专家,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1、冯宗权:  骨九科主任,主任医师,现任省关节镜协会委员,广东医学院兼职教授, 硕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参加省科 委、省卫生厅、佛山市科委立项课题获奖,获佛山市科研成果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一项,省科研成果三等奖一项(均为第一作者)。撰写论著近二十编,其中在国家级发表文章有10篇。对小儿走路异常进行科学研究, 并获得佛山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12、周观明:  骨十科主任,关节专科主任,骨科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骨伤科临床工作多年,对各种骨与关节创伤的诊治均有一定临床经验, 尤其对骨盆和髋关节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13、沈楚龙:  骨十一科主任,主任中医师,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临床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伤科疾病以及四肢骨折,对骨关节损伤、肢体畸形矫形、骨缺损、感染、骨髓炎等手术治疗有独到疗 效。致力于开展四肢骨折微创治疗研究,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技术、LISS系统)治疗膝周骨折。参与编写著作两部。在国家及省级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多篇,主持或参与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佛山市科技局等多项课题。  14、陈衍尧:  骨十二科主任,骨伤科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从事中医骨伤科专业20年,继承佛山市中医院骨伤科传统精巧正骨手法,擅长治疗软组织损伤,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四肢闭合骨折,采用中西医结合, 对复杂、多段不稳定四肢骨折,结合微创技术,予手法复位后采取闭合经皮穿针内固定或支架外固定治疗,具有骨折对位对线好、固定稳固、病人损伤轻微、骨折愈合快、伤肢功能恢复佳等优点,深得病人喜欢。  15、劳永锵:  骨十四科主任骨肿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骨伤科临床工作十多年, 擅长创伤骨折治疗、骨关节病的诊治、人工关节置换等,能独立开展各种良性骨肿瘤手术、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肿瘤学组成员。  16、赵立连:  骨十五科(运动医学专科)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运动创伤学组副组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编委《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委 。  17、陈逊文:  骨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骨伤科主任中医师。骨科中心副主任,骨科门诊主任。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残废人康复协会委员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特邀通信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精通李氏正骨技艺,长期致力于骨伤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对骨关节损伤、矫形、骨缺损、感染等有独到疗效。参与编写国家卫生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骨科部分)、《陈渭良骨伤科临证精要》、《中医临床诊治丛书》等著作,发表专业学术论文 20 多篇。获得五项省、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佛山市十大优秀青年科技创业者”称号。  (以下无正文)

发布人员:sc

新版《中医医院建设标准》线上宣贯工作培训邀您参加~2022-04-01 10:22:55

2021第二届博鳌中医药国际发展论坛即将开幕!(中国·海南)

  为推进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建设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弘扬扩大中医药文化国际影响力,探索特许国际交流政策下的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模型,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在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单位的指导下,我会于2022年5月17日-19日将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第二届博鳌中医药国际发展论坛”,具体事宜如下:  一、大会主题                   世界中医 · 全球预防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海南省中医药管理局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  承办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医疗机构管理专委会                   海南博鳌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应用中心  执行单位:博鳌超级中医院                   中医科学网                   北京中卫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三、时间地点  时间:2022年5月17日—19日  地点: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  四、参会嘉宾、代表  1、世界中联医疗机构管理专委会各委员单位成员;  2、各级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  3、中医院、民族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中医诊所/中医馆、药剂科、康复中心、体检中心等单位负责人;  4、中医药相关机构、医药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5、特邀嘉宾、代表。  五、注册报名  1、会议不收会务费;食宿统一安排;交通费自理。  2、报名电话:蔡 燕 13811970779(微信同号)  3、投递邮箱:cctx1983@163.com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2022年3月  大会议程 (拟)      报名回执表    说明:报名表必须盖章生效  1、报到时间:2022年5月17日  2、会议时间:2022年5月18-19日  3、报到地点: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  4、报名联系人:蔡燕 13811970779(微信同号)  5、回执邮箱:cctx1983@163.com

发布人员:sc

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第二届学术年会(2021· 中国呼和浩特)第一轮通知2021-06-17 15:01:21

热门视频

院长访谈

中医优势病种

尿毒症

  尿毒症是肾功能不全发展到较重程度的一个阶段,它可由多种原因、多个病种引起,如急、慢性肾炎、尿路梗阻、糖尿病性肾病、药源性肾损害、肝炎相关性肾病等。当肾功能由氮质血症期(肌酐177以上、小于442)进入肾功能衰竭期(肌酐大于442、小于707),如果继续得不到有效治疗,肌酐进一步增高,则将进入到尿毒症期。 此时肾小球的功能已有80%-90%被损害,肾脏处于极为脆弱的境地。鉴于西药的毒副作用,不宜再对这一期的肾病进行治疗,所以中药是最好、也是唯一可行的疗法。  回顾笔者近三十年的临床经验, 肯定地说很多尿毒症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只是疗程相对要长些,而且病愈后的生活调摄也特别重要。本文仅就慢性肾炎及慢性肾炎所引发尿毒症的治疗作一阐述,希望医界同仁们多提宝贵意见。  一、化浊祛瘀是治愈慢性肾炎尿毒症的重要一环  慢性肾炎、尿毒症是慢性病中较为典型的、具有渐进性、阶段性发展的一组病症。因病势缠绵,气血失其条达,再加上旷日持久的激素治疗、甚至是反复的误治,致使气血瘀阻、湿毒内结,邪实的一面较为突出。具体表现为面色晦暗、唇舌衬紫、舌苔秽浊厚腻,甚至于口气腥臊逼人、全身皮肤瘙痒。小便不利,但其色多澄清,或虽黄而气味很淡(湿毒羁留不出)。脉象多为沉涩,或沉弱中寓有滑象。从中医学辨证论治的角度分析,此证非但不能补益,即是平补平泻也嫌不妥。当此时也,必以化瘀去浊为先,裨使脉络瘀阻得除,气血畅通,湿毒痰浊得以排出,方可挽大厦于将倾。笔者体会,有此证而用此药者,大多在三个月之内肌酐即可降至700以下。  化浊去瘀法以血府逐瘀汤合温胆汤加西红花为主方,据证化裁,不可拘执。如果没有气血瘀阻、湿毒内结征象者,则此法绝不可用。据笔者经验,在尿毒症的不同阶段出现血瘀湿阻者约占八成。换句话说,化浊祛瘀法虽是治愈慢性肾炎尿毒症的重要手段,但不是每个尿毒症患者都适于使用这一治法。  二、调补心脾是治愈慢性肾炎尿毒症的重要保障  慢性肾炎患者在尿检上大多有尿蛋白、尿潜血、管型等,即便是到了尿毒症阶段这种情况也较为普遍。尿毒症患者血常规则常见贫血。而在临床表现上则多有心悸、乏力、面色不华、夜寐不安等,尤其是心悸一症最为常见。从中医的角度看,这是典型的心脾两虚。所以调补心脾也是治愈慢性肾炎、尿毒症不可或缺的一环。  笔者体会,尿毒症患者出现血瘀者约占八成,而出现心脾两虚者则几乎是百分之百。所以笔者治疗慢性肾炎尿毒症是从始至终贯穿着调补心脾这一法则。常用基本方:人参养营汤合圣育汤加虫草、仙灵脾。  笔者常把调补心脾和化浊祛瘀这两种药分开使用,根据虚、实证的偏重不同而用量有所区别。譬如瘀阻较重而心脾虚较轻者,则早晚服化浊祛瘀剂,中午服调补心脾剂。而邪实与正虚均较突出者,则两法并重。但并重不是混用,笔者主张两种药单煎单用。即先服化浊祛瘀剂,半小时至一小时再服调补心脾剂,这种煎服法远较大方混煎疗效好得多。  现在各大医疗单位都使用代煎剂,这就方便多了。有的病人一天用半副药即可,而有的只用三分之一;而有的则据证可用一副半。用多用少,如何确定补虚和扶正的份额,全在仔细辨证、用心体会。  调补心脾法结合化浊祛瘀法治疗尿毒症获效尤其快,一个月肌酐即可呈明显下降趋势。  三、温阳利水是尿毒症重症的关键治法  尿毒症重症(肌酐多在1000以上)常表现为一派虚寒:面色惨白、恶寒倦卧、纳少、呕恶连连、小便清澈、量虽少而无味、大便不实或溏薄、舌淡体胖质嫩水滑、脉濡或微细。面虚浮、下肢凹陷性水肿、四肢清冷。 对此病情就不能常规用药了: 化浊祛瘀则必伤其正,调补心脾又恐滋腻碍胃、虚不受补,此时唯一可行之法就是温阳利水。仲景云:“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正指此证而言。“又云:“......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少阴病......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由此可知,真武汤是治疗尿毒症重症的最佳方剂。  当然了,尿毒症是综合征,其重症就更为复杂了,不但变证多、而且兼夹证更多,这就要求在治疗上宜统筹兼顾。在温阳利水的前提下,仍宜兼顾气血。而且当出现邪实征象时,应不失时机地加上去湿化浊之品,以求标本同治。  很多重症患者在接受温阳利水法治疗一月以上即可有明现转机,首先表现为恶寒倦卧减轻,小便色稍加深,尿量增加,食欲好转;随之水肿渐消,晦暗之面色渐退,脉象也会出现出有胃有根的好转迹象。此时肌酐多已降到1000以下,再配合调补心脾、化浊祛瘀诸法,则愈期有盼矣!  四、补肾阴须佐以利湿、不可蛮补留邪  很多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的病理表现较为奇特---肾阴虚伴水湿胜!阴虚和湿胜在治疗上原本就是一对矛盾,滋阴容易留湿,利湿又会伤阴。但这类患者又不是个案,临床较为常见,可能和长期使用利尿剂、激素等有关吧。  既然常见,就必须予以解决。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补阴圣药---三补三泄的六味地黄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武器。方中的地、萸、山药补肾阴,泻、苓、丹皮利水湿,于此正相合拍。由于尿毒症患者的湿胜较突出,故常加重利水剂,车前子、大腹皮等常用,甚至稍加商陆、筚薢、滑石。阴虚血瘀并见者常加用牛膝、赤芍、西红花。  需要强调,很多利水药能损害肾脏,尿毒症患者应禁用,如大戟、芫花、狼毒、甘遂等。现代医学也证实上述药物对肝肾功能有较大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万不可图快一时而遗患无穷。其实现代医学所说的利尿剂损害肝肾功能和中医学所说的过利水湿伤及肾阴是一回事,由此说明中西医是互补长短、殊途同归的。  补肾阴而不留湿邪、利水湿而不伤肾阴,是治疗尿毒症的较高境界,也是治愈尿毒症的必由之路。  五、治疗慢性肾炎、尿毒症绝不可通泻大便  临床接诊的很多患者用过保留灌肠这一疗法,检视其方多为大黄、芒硝等泻下剂。而使用这一方法的多是西医大夫,其理论依据是肠粘膜具有半透膜的作用,通过泻下药提高肠腔的渗透压,能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从大便排出。想法很好,但太天真,太一厢情愿!尿毒症患者大多脾肾两亏、大便溏薄,由于脾肾运化无力才造成了湿毒存留,复予苦寒泻下之剂,岂非雪上加霜?  所以笔者认为,西医就好好地用西药,中医就老老实实地辨证用中药。既不要把中药当西药用,也不要根据西医的病名来辨病用中药,那样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贻笑大方!  笔者从西医的保留灌肠得到启发,分别使用健脾、补肾、利湿、化瘀、温阳等中药辨证组方,直肠给药,收到一定疗效。尤其对肌酐、尿素氮过高、恶心较剧、难以口服汤剂者,可以一用,但以不引起腹泻为宜。另外笔者用五苓散、当归饮子等煎药熏洗,对尿素氮过高所致肌肤瘙痒有效。  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大便的稀与实常是判断病情进退的一个标志。大便调,则多是脾气来复,病向愈;大便稀,则常为脾肾重伤,病势进。由此不难理解,治疗尿毒症绝不可通泻大便。  六、病后科学调理事关成败  慢性肾炎、尿毒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其愈后调理则尤为关键。因本病迁延日久,五脏动摇、百节俱虚,虽勉力治愈,生机已夺大半矣。欲收全功,生活中须严格注意以下事项:  1、慎劳作。一是尽量减少体力劳动。毕竟大病之后,数年之内不可过劳,中医所谓的劳复即指此而言;二是尽量减少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消耗精气于无形,而且凡从事脑力劳动者又多疏于体育活动,不可不慎;三是慎房劳。对此很多患者觉得不好掌握,其实很简单:以事后不疲劳为原则。但总的说,房事以少为好。  2、调情志。尿毒症重伤脾肾,而脾为后天之本,尤易为忧思所伤。脾伤则运化失职,水湿不得输布,留着而旧病复发。其它如过怒、过喜、惊恐等也应尽量避免。  3、节饮食。病愈后3年内应少食肉类。因脾肾重伤之下对肉类的消化能力较差,勉强食之尤易助湿生痰,中医所谓食复即指此而言。其它如高盐、高糖饮食也应控制;梨子性寒、荔枝性热、萝卜破气、栗子滞气等,均应少食或不食。  4、勿药补。病后进补提倡食补,而非药补。尤其是所谓的保健食品,多以中药掺杂其中,在不辨虚实、不分寒热的情况下盲目使用,有害无益!再就是乱用补酒、滥用参、芪、归、煲汤,温补过甚,其害尤烈!

sc 2021-12-23 16:27:22

慢性肾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赵文景介绍,中医没有“慢性肾炎”这一说法,一般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和证候特点,将其诊断为“水肿”“腰痛”“尿血”“尿浊”“虚劳”等疾病。  本病的病机多为本虚标实,首先脏腑虚损是关键,内伤七情、饮食不节、酒色劳倦等各种因素都可造成脏腑虚损,主要是脾肾亏虚。由于本虚,又易招致风寒、风热等外邪,并可产生水湿、湿热、瘀血等病理产物,最终形成虚实夹杂之证,导致病情迁延不愈,直至恶化。  早期诊断分型用药  赵文景指出,慢性肾炎主要按照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进行治疗,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往往预后良好。  急性发作期往往是以实证为主,可分为三型。第一型是风热犯肺型,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尿红赤或镜下血尿、舌苔薄黄、脉浮数等症状,治疗的中药往往选用银翘散,而中成药则可选择清热解毒软胶囊、银翘解毒颗粒、银黄颗粒等清热解毒的药物;第二型是肠胃湿热型,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心烦口渴、尿红赤或镜下血尿、舌红苔黄、脉滑数等症状,治疗主要选用葛根芩连汤或白头翁汤等;第三型是心火下移型,主要表现为心烦急躁、小便赤色、尿频急痛、腰痛乏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状,治疗主要是选用小蓟饮子等,可起到清心利尿、凉血止血的作用。  慢性迁延期主要是以虚证为主,一般也可分为三型。第一型是气阴两虚型,主要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蛋白尿、神疲乏力、腰酸腰痛、大便干燥、舌红苔薄白、脉细数而无力,治疗往往选用参芪地黄汤气阴双补;第二型是肝肾阴虚型,通常表现为头目眩晕、耳鸣、腰痛、大便干燥、舌红苔干、脉数等症状,主要选用杞菊地黄汤或知柏地黄丸等来滋补肝肾;第三型是脾肾气虚型,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夜尿增多、大便稀溏、舌胖苔薄白、脉沉弱等症状,治疗往往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六味地黄汤来健脾补肾。  “不过要想取得良好的疗效,患者往往需要坚持长期服药,而且要有良好的依从性,配合大夫的治疗。”赵文景补充道,如果一旦确诊了慢性肾炎,经过积极的治疗,并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大部分病情是可以得到控制或能够延缓进展的,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慢性肾炎来说非常重要。  中医治疗优势显著  赵文景表示,中药治疗慢性肾炎的效果很好,而且也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因此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炎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  总体来说,中药治疗慢性肾炎有五个优势。第一,由于中医是辨证论治,因此在治疗上更有针对性,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第二,中药在控制血尿和蛋白尿方面很有优势,经过长期的中药调理,可以将蛋白尿和血尿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第三,中药可以增强免疫力,使患者不会因为反复的感染而加重肾损害。  第四,中药可以起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从而延缓肾功能的恶化,有很多慢性肾衰的患者经过中药治疗,肾功能可以维持多年。  第五,中药还能够辅助降压、降糖、调血脂和降尿酸。  不过由于病情的轻重不一,治疗的力度也不一样,对于一些严重的慢性肾炎,有时需要中药配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  科学防治勿信偏方  目前慢性肾炎的治疗只能说可以使病情得到缓解,并不能完全治愈,因此赵文景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减少患病几率。首先要避免各种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肠道感染等,因为感染是引发慢性肾炎的一大诱因。其次要做到作息规律,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第三要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某些抗菌药等。第四是要注意饮食调控,做到低盐、低蛋白质饮食,以免出现高血压,加重肾脏负担。第五是要积极治疗慢性肾炎的各种加重因素,如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和高尿酸血症等。最后是要避免接触一些对肾脏有损害的毒性物品,如现在有很多美白化妆品中都含有重金属,如果使用不当,有可能会引起或加重肾脏损害。  对于慢性肾炎的患者,有些人认为自己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错过了治疗时机,导致病情进展,而发展到肾衰阶段,悔之晚矣;还有些患者过分相信小广告,但这些所谓的“偏方”往往缺乏科学依据,使用后有可能反而加重病情,导致最后出现一些肾脏疾病的并发症,甚至走向尿毒症阶段。因此,建议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接受规范合理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sc 2021-12-23 16:19:37

百姓就医指南

发起倡议书:《中医诊疗:百姓就医指南》

  《中医诊疗:百姓就医指南》  发起倡议书  健康,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数千年来一直护佑着中华民族百姓苍生的生命健康。中医药学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凝聚着中国人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  随着130个中医药类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相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中医药已从过去的民间地位成为主流医专科成部分。习近平主席把中医药比喻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揭示中医发展一方面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必然需要积极与现代科学相融合、将中医放入现代科技发展的大平台上,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学。  从世界范围看,中医药已走进全球168个国家。其中有些国家已经通过各种形式将中医药纳入其国家卫生管理框架,中医药在当地法律地位不断提高,中医药逐渐被纳入海外医疗体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一版全球疾病代码中新增传统医药章节,意味着中医药将真正“登堂入室”,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  在中国,我们只用全球5%的卫生资源解决了全球20%人口的医疗保健需求,其中中医药发挥了巨大作用。坚持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治疗重大疾病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已成为国家共识。没有中医药的参与及其作用的发挥,中国医改将难以完成任务并达到目的。  自“十五”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推进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共遴选确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和培育项目1493个、中医优势病种311个;“十二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确定了44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培养了上万名中高级中医药专家人才队伍,为中医药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术资源和人才保障,为中医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巨大源动力。  中医药发展形势极为喜人,但我们仍可发现其中存在的巨大发展空间和机遇:巨量的经过验证的优秀中医药科研成果还没有在全医疗领域得到充分应用和传播,旺盛的百姓中医就医需求还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和满足。这促使我们采取行动:为进一步提高百姓中医药素养,推动百姓采取正确中医就诊方式和渠道,充分释放中医药健康服务潜力和活力,最大程度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民族自信,提升中医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中医科学网”联合河南大学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所将组织专家研究、编辑《中医诊疗:百姓就医指南》。  我们坚信,在一代又一代中医人的不懈努力下,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我们中医人一定能同心协力,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积极应用现代技术方法,加快科技转化,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模式,建成可持续发展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体制和机制。  “中医科学网”将致力于建设助力中医药发展的大平台、大智库。我们组织行业专家、学者,编辑出版《中医诊疗:百姓就医指南》,就是希望能为患者提供中医就医的科学指南、百姓中医药素养提升的生动教材,为我国中医事业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中医诊疗:百姓就医指南》编辑部  2019年9月26日

发布人员:中医科学网编辑部

入选参考指标:《中医诊疗:百姓就医指南》

全院“一张床”:妇科病房住进男患者

皮肤病就诊须知

患者到医院看皮肤病之前应该做哪些准备?

中医适宜技术

药浴疗法

推拿技术

泡洗技术

熏洗疗法

火针

中医科学管理

著名医院皮肤科主任的管理之道

  从事医学工作20多年来,郭玮求真务实、积极作为、锐意改革、开拓创新,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行医。  郭玮 榆林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  对于榆林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郭玮来说,她的身上有不少值得当地人羡慕的光环: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陕西省三八红旗手、三秦最美医生、榆林市十大杰出青年、榆林市劳模、榆林市优秀共产党员、连续3年医院先进工作者……  而她所在的科室,近年来也取得不少荣誉,先后成为陕西省银屑病规范诊疗中心、陕西省白癜风研究中心、榆林市皮肤性病诊疗中心、“榆林市皮肤病学会”创建单位、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会“基层大讲堂”榆林市举办单位……  作为一名医生,如何充分展现医德医术救死扶伤?作为科室主任,如何精细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郭玮为《中国医院院长》讲述了3则小故事,概括为8个字就是“行而有思,思而行远”。  运用中医思维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2006年,郭玮来到北京某三甲医院学习交流,一位皮肤科知名教授带郭玮去给一名消化内科的在读博士会诊皮肤病,当得知这名博士刚毕业但已经是胃癌晚期时,郭玮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惊和触动。  “国家培养一个医学博士不容易,眼看毕业后就要回馈社会了,却得知这样的噩耗。作为医生,自己怎么做才能尽可能避免以后不要发生类似悲剧?”在返程的首都机场候机厅内,郭玮偶然看到了一本中医理论的书籍,细细读来再回想那位博士的病情,早在初中时就患有湿疹且胃口一直不好,但是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湿疹与脾胃有任何关联。任何疾病都不是突然发生的,它都是一朝一夕累积的,最后由量变导致质变,如果他当时有中医的“未病先治、已病防变、愈后防复”理念,及早顾护自己的脾胃,或许不会发展到胃癌晚期。  从此以后,郭玮迷上了中医,并将中医理论运用到临床诊治工作中。郭玮认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病就是一个“窗口”,从这个“窗口”可以判断出身体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隐患,最终达到“上工治未病”的效果。  在临床工作中,郭玮秉承中医思维,用整体理念,避免治此伤彼,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灵活应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理论。“比如一个湿疹患者和一个神经性皮炎患者他们的主要原因都与肠胃有关,那么治疗时方法大同小异;而多个湿疹患者治疗方法不同,是因为病因完全不同,有的是情绪焦虑导致,有的是饮食不合理导致,那么在治疗时则从源头入手,标本皆治才有良效。”郭玮说道。  随着对中医思维的深入理解,郭玮在诊治皮肤病的同时,会给患者一些健康方面的建议或者未来病症的预判,比如对于顽固性背部瘙痒患者,郭玮会建议其先去拍片检查肺部是否有问题,对于特殊皮肤症状的患者,建议其去做肝功能检查。事实上,每年都有那么一些患者被郭玮“不幸言中”,查出了早期肺癌和早期肝硬化,郭玮用中医思维为这类患者抢占了治疗先机。  注重心理干预  第二个故事是在2014年的一个周末,两位患者走进了郭玮的诊室,母亲神态焦虑,儿子表情消沉呆滞。母亲伤心地哭诉道:“儿子今年17岁,面部左额处有一块白癜风,患的是皮肤‘癌症’,现在儿子学也不上了,每日待在家里,拉着窗帘,靠墙坐着,不吃不喝,今天是哀求着儿子才到皮肤科来的。”  看着这对母子,郭玮深深体会到一个母亲的心和儿子的绝望,她示意母亲先出去,她和这个年轻人先聊一下,告诉他白癜风是一种什么病,目前国际先进的治疗办法,并告诉他现在有好多这样的患者都是积极乐观地去治疗,治疗得越早,治愈率就越高。  当母亲进入诊室时,看到儿子露出希望的表情,并且同意治疗时,不禁喜极而泣。郭玮告诉了患者药物的用法和注意事项,并建议母亲一定要好好鼓励儿子,给其良好的心态。3个月后患者被治愈,母子二人再次走进诊室时,都判若两人,儿子神采飞扬,母亲满面笑容。  “百病由心造。多数疾病的原因和愈后都与心态有很大的关系,同样的病,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消极沮丧的心态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预后,所以心情的疗愈是医生必不可少的治疗内容,对于患者,医生的设身处地,关爱温暖本身就是一剂良药,当患者和医生的心情产生共振时,配合适当的治疗方案,这样的治疗效果往往是好的。”郭玮说道。  郭玮发觉,近几年新病怪病越来越多。疾病的源头在哪儿?如何降低发病率?她察觉到很多患者在生活中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合理、心里还承受着很多压力,如果不懂得自我调整和缓冲,长此以往,心身皆不健康。  “所有的疾病,都是免疫系统打了败仗。当人们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时,最先攻击的是身体的免疫系统,70%以上的人会以攻击自己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自己的情绪,这是导致出现病症的最大原因之一。”郭玮说,人们在情感上承受的煎熬、抑郁、伤痛,大脑忘记了,身体却会一直记得。“疾”就是外来的侵入,比如风、寒、燥、湿、暑、热、疾,一般来得快,去得也快。“病”与七情有关,比如喜、怒、忧、思、悲、恐、惊。因此,治病得治心。郭玮在诊疗疾病时非常注重患者的心理调整,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换位思考的方式帮助患者找到症结所在,鼓励患者排出不良情绪。  发挥带头作用  第三个故事是郭玮成为科室主任后。那天,正在科室坐诊的她,遇到了一位被“抬”进皮肤科的老大爷,只见这位大爷从头到脚皮肤是鲜红色,躯干和手脚有溃烂和很深的裂隙,体温达39.3℃。  “我当时看到老人这个情况,心里很是担忧,这是‘红皮病型银屑病’,毕竟还没做任何检查,老人体温这么高,很可能合并其他情况,如电解质紊乱、各脏器功能受损、败血症等,任何一种都有可能危及生命。”郭玮谈到患者的情形时说。  当时有人善意地提醒郭玮,患者有可能随时失去生命,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小心惹祸上身。但郭玮知道再多耽搁一分钟,老人就多一分危险,她马上让老人办理了住院。老人在入院后曾经昏迷高热不退、电解质紊乱、败血症、胸腔积液,每一次都危在旦夕,但每一次都化险为夷。这期间郭玮不停地请教各科室专家会诊分析病情。在她的精心医治和看护下,老人在医院治疗了27天后病愈出院,这时郭玮却憔悴了许多,并因过度操劳引发原有疾病(肾炎)发作,调理了3个月才恢复正常。  郭玮说道,无论是医生还是科主任,面对这种情况,都要勇于担当,特别是作为科主任,一言一行更要发挥带头作用,领导力、德行和管理能力会通过每一件事情逐渐渗透到这个团队,一个科室的发展与科主任的眼界格局息息相关。  郭玮表示,下一步,从整体和疗效出发,科室将细分专业,中西医结合开设特应性皮炎、白癜风、银屑病、荨麻疹等专病门诊。同时,时刻保持学习和思考,用精湛的技术和前沿的理论不断把学科做大做强,为建设“健康榆林”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原文选自《中国医院院长》杂志2021年第15期,总第三百九十八期

发布人员:sc

皮肤病,应该怎么辨证论治?2021-09-17 12:32:50

杨志波:我国中医皮肤科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要求2021-09-17 11:30:28

中医国际合作

全球1/3以上人口接受过中医药相关治疗,疫情下中医药文化加速“出海”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为诊疗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抗疫“中国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一场聚焦中医药产业国际合作的论坛,在今年的服贸会上获得高度关注。  9月5日,第四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内外政府部门官员、驻华使节、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围绕“中医药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黄璐琦在开幕式上指出,在近一年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实行中西医结合,先后推出八版全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筛选出“三药三方”(注: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等临床有效的中药西药和治疗办法,被多个国家借鉴使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6月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连花清瘟等中成药临床疗效确切,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促进了核酸转阴,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康复。  “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中国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中国将科学总结和评估中西药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的效果,用科学的方法说明中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疗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在开幕式上通过视频致辞时表示,愿继续同有需求的国家分享中医药抗疫的经验、做法,建立有效合作机制,共同应对疫情,维护全球和地区公共卫生安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中医药学虽然历史久远,但理念并不落后,在现代生命科学遇到很多重大难题都可以从中医药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希望和“一带一路”各国共享中医药研究的成果,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和世界人民共享中医药,为建设健康世界做出中医药的贡献。  “中医药作为重要的国际名片和健康使者,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重要内容。”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高燕在开幕式上说,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9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接受过中医药针灸、推拿或气功治疗的人数已达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近年来,中国正在加快推动同“一带一路”国家的中医药合作。高燕指出,中国已与吉尔吉斯斯坦等国政府卫生或传统医学主管部门签署传统医药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尼泊尔等国建设中医药中心,向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150个国家和地区交流分享中医药抗疫经验。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代办苏沛表示,传统医学的实践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根源,近90%的世卫组织成员国报告使用了某种形式的传统药物和补充药物,其中,一半的成员国正式制定了政策、法律法规,以确保有效和安全地使用传统医学和补充医学。世卫组织支持会员国利用传统医学和补充医学对健康和以人为本的医疗保健作出贡献。  中医药魅力日益受到世界青睐  伴随着在中国抗疫中的广泛应用,中医药在海外也日益受青睐。  8月初,泰国卫生部通过泰国岐黄中医药中心,向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捐赠“甘肃方剂”用于抗击新冠疫情。该委第一时间联系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紧急生产了预防方剂1000人份和轻症治疗方剂500人份,捐赠泰国卫生部。今年2月,泰国卫生部泰医和替代医学司还与甘肃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推进中泰两国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交流。  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部长查棱猜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医药发展开辟了巨大空间。通过开发传统智慧和种植药用植物,中医药国际合作将帮助沿线国家增加收入、发展国民经济,并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查棱猜称,在泰国,中医药已经与泰国传统医药和医学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中医药正历经古代药典学科向现代学科的演变,希望加强中医和泰医的合作,为建立合适的质量标准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加强全球卫生治理迫切需要世界各国密切协作、加强合作。”  孟加拉国驻华大使马赫布乌兹扎曼说,“中医药在孟加拉国享有盛誉,中国的针灸、草药、拔罐、刮痧、推拿等等在孟加拉国广受赞许,而且在人民当中非常受欢迎。孟加拉国驻华使馆正努力在该国推广中医药的使用,以进一步巩固两国在健康卫生领域的合作,并推广两国之间的传统医药合作和发展。  “与现代疗法的药物和治疗手段相比,传统药物对低收入人群来说是便宜得多的,且通常都没有副作用。由于这一优势,传统药物在许多国家都很流行,特别是在孟加拉国。”马赫布乌兹扎曼介绍,目前,有超过15个被政府认可的教育机构在孟加拉国从事传统医学从业者的教学和培训,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四年制文凭课程和六个月实习课程。  发达国家也将目光投向了中医药产业这块“大蛋糕”,在贸易、研发、标准制定等各个方面寻找与中国合作的机会。  韩国国会科学技术信息广播通信委员长李元旭在书面致辞中说,在全世界遭受新冠病毒侵害的状况下,中西医合作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医正在进行各个领域的研究,如果韩中两国在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合作,东方传统医学对世界健康的贡献度将会更大。”  李元旭认为,在东方传统医学发展上,中韩两国的合作非常重要。“这种合作将辅助健康和预防疾病的治疗过程标准化,以确保东方医学对百姓的大众化服务,有助于预防病毒流行,创造人类健康的未来。我们携手为东方医学国际标准认证而努力,可以提高东方医学的安全性和品质。”  “几千年来,中国和周边地区的人民从中医中受益颇多;如今,中医的益处惠及全球人民,中医越来越多地融入到现代医药中,其重要性也日益得到认可。”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在会上表示,新西兰希望同中国拓展中医药材贸易往来,并巩固中医药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合作。  鲜有人知的是,以高品质农产品闻名的新西兰,也盛产高品质的中医药材。傅恩莱称,中国已成为新西兰中药材重要的出口市场,且市场规模在不断增长。“最近一年,新西兰向中国出口了价值2.3亿元的鹿茸,同比增长54%。”除了鹿茸,新西兰也在寻求向中国出口人参的机会。  国际标准制定加速中医药出海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中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陈竺强调,要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作用,推动中医药服务走向世界,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推进中医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自《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实施以来,支持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30个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开展了56个国内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基地建设,开展了17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推动中医药纳入16个中外自贸协定。  在科技联通方面,中医药国际合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黄璐琦指出,我国已建成中医药领域首个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国际标准化组织陆续颁布72项中医药国际标准;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版,首次纳入以中医药为主体的传统医学章节,中医药历史性地进入世界主流医学体系。  在会上,多位嘉宾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人口老龄化以及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各国人民对传统医学和对中医药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但由于缺乏国际统一的标准,中医药的质量安全经常受到质疑,成为中医药“走出去”的绊脚石。中医药国际标准认证建设,符合中医药现代化发展需求,是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ISO四年前正式批准成立了TC249,中医药秘书处设在了中国,实际上这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区域性的医药做国际标准开了一个大的绿灯,说明全球认同中医药能够造福全人类。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国际标准化组织原主席张晓刚表示,希望这个机会能够被好好利用,“让中国传统医药造福全人类,通过国际标准走向世界”。  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张海舟表示,上合组织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覆盖最多的综合区域合作组织,愿继续与各国有关部门保持良好的合作,推动本组织框架内开展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国际合作,保护传统医药文化和资源,促进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更好地融合,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增添新的动力。  外交部前部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李肇星在开幕式上表示,中医药学既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中医药事业要更上一层楼,不仅要继承优良传统,还要发展创新,包括发展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要用现在的高科技发展创新中医药的一些传统技术。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希奎说,自古以来,中医药就是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国愿同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加强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促进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优势互补、交流互鉴,推动中医药成为全球卫生治理的国际公共产品,让中医药惠及世界,更好地服务人类健康福祉。  黄璐琦透露,正在加快制定“十四五”期间推动中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以为行业提供纲领性文件。

发布人员:刘帅豪

中医药更多走出国门助力人类健康2021-09-18 10:16:17

优势互补 建世界一流中医药高地2021-09-18 10:05:30

中医学科建设

深圳肿瘤科学中心成立

  8月28日,深圳市中医肿瘤医学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中医药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遇。  “规划建设病床300张、年门诊量预计3万多人次,国医大师周岱翰引领,7个国内外一流专家团队加入……”  8月28日,深圳市中医肿瘤医学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据了解,这是由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福田区委区政府、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四方共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开放性、综合性的中医肿瘤医学中心。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庆锋,深圳市卫健委副主任常巨平等出席揭牌仪式。  01|力争建成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医肿瘤医学中心  中医药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遇。  徐庆锋代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对深圳市中医肿瘤医学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该中心是全国第一个融“医防康、产学研”为一体的中医肿瘤医学中心,规划中的七大平台,将在提升广东省中医药科研创新能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方面做出深圳探索。  徐庆锋对中心的建设提出三点建议——坚持临床与科研相结合、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育名医与树品牌相结合。  “希望深圳市中医肿瘤医学中心对标先进、瞄准一流,充分发挥周岱翰国医大师在中医肿瘤治疗的优势经验,积极推进肿瘤中心的架构建设、人才招引工作。紧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力争建成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乃至国际上具有较强影响力、示范性和引领性的中医肿瘤医学中心。”徐庆锋说。  02|打造中医肿瘤预防等七个专业平台  据了解,深圳市中医肿瘤中心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肿瘤科筹建,现有床位100张,规划建设300张,年门诊量预计3万多人次,出院1万多人次,现有专兼职医护人员60余名。  该中心主任由我国现代中医肿瘤学学科奠基者之一、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担任。  会上,周岱翰表示,中医药防治肿瘤有数千年历史,在干预癌前病变、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预防转移复发、抗肿瘤多药耐药、减毒增效、带瘤生存等方面有确切疗效。  “深圳市中医肿瘤医学中心的成立,可以在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上发挥独特优势,将在提升深圳市乃至全国中医肿瘤预防、治疗、康复、科研、教学、产业转化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接下来,该中心将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发展理念,发挥中医药优势,打造中医肿瘤预防、中医肿瘤治疗、中医肿瘤康复、中医肿瘤基础研究、中医肿瘤创新中药研发、中医肿瘤国际会诊中心、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传承基地等七个专业平台。

发布人员:宋越博

中西合璧“织就”抗癌“安全网”中西医融合科学抗癌见成效2021-09-03 16:50:48

从疫情防控看中医学科建设2021-09-03 15:14:33

中医药科学前沿

Science重磅:人类皮肤细胞图谱揭示出湿疹和牛皮癣的病因

  皮肤是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复杂组织,它人体最大的器官,充当着屏障的作用,防止细菌和病原体的侵入,以保护我们的健康。然而,在两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应性皮炎(湿疹)和银屑病(牛皮癣)中,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过度活跃,导致皮肤出现大面积皮损,并引发令人痛苦且顽固的瘙痒。这些皮肤疾病往往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但其诱因至今也尚未明确,也没有治愈的方法。目前的治疗也仅是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北京时间1月22日,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篇最新研究中,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和伦敦国王学院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湿疹和牛皮癣患者的皮肤细胞与发育中的皮肤细胞有许多相同的分子途径。这对调查疾病原因提供了重要参考,并为治疗这些让人痛苦不堪的皮肤病提供了潜在的新药靶点。此外,该研究还提供了对这两种常见皮肤病的全新认识,并为其他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和炎症性肠病)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全球人类细胞图谱倡议的一部分,是创建人体皮肤的“谷歌地图”。一张详尽的发育中和成人的皮肤细胞图谱将是全世界科学家共同的宝贵资源。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分析超过50万个单细胞转录组,生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类皮肤细胞图谱,包括产前早期、成年期和炎症性皮肤病发病期的皮肤。他们研究了受孕后7至10周的人类胚胎皮肤、乳房成形术后健康成人的部分皮肤、以及湿疹和牛皮癣患者的皮肤活检。此外,研究人员还进行了T细胞受体分析,以评估T细胞克隆在疾病中的作用。    令研究人员惊讶的是,他们发现患皮肤病的皮肤细胞与发育中的皮肤有许多相同的细胞机制。  研究通讯作者、纽卡斯尔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助理教授Muzlifah Haniffa说:“这张皮肤细胞图谱揭示了健康发育的皮肤细胞发出的特定分子信号,以募集免疫细胞并形成保护层。我们惊讶地发现,湿疹和牛皮癣患者的皮肤细胞也发出了同样的分子信号,这就过度激活了免疫细胞,从而导致疾病。这是以前从未见过的。这是对炎症性皮肤病理解的重大进展,并为寻找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途径。”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这项研究的重点是炎症性皮肤病,但其他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或炎症性肠病,可能也会以同样的方式触发。  研究共同通讯作者、伦敦国王学院干细胞和再生医学中心教授Fiona Watt说:“我在实验室培育皮肤细胞并已对此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研究。然而,在这种环境下了解细胞特性是如何变化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从皮肤中分离出来的细胞可以通过这张皮肤细胞图谱立即揭示其详细组成。而且,这些数据都是公开的,我们希望可以帮助那些在实验室中创建皮肤组织的研究人员。”  来源: 中国生物技术网  论文链接: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1/6527/eaba6500  人类皮肤细胞图谱:  https://developmentcellatlas.ncl.ac.uk/datasets/hca_skin_portal/

发布人员:sc

治疗困扰85%青少年的皮肤疾病,美国FDA批准创新复方疗法2021-09-17 13:32:50

湘雅医院皮肤科专家国际顶尖杂志连发4篇高水平论文2021-09-17 12:39:59

特色中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始建于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院最早的中医院之一。医院践行“继圣贤传承、佑民生福安”的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是全国示范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中医药考试工作基地、首批全国中医规培基地。  医院现有东西两个院区,占地面积187亩,总建筑面积20.7万平方米,“十三五”末总建筑面积将达32.5万平方米。2016年编制床位2600张,开放床位1717张,年门诊量20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4.70万人次。现有职工2886人,其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611人,目前,我院拥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3人,山东名老中医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数12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泰山学者岗位4个,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58人,20人入选“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28人入选第六批全国师承项目。博士生导师55人,硕士生导师176人。医院以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设有30个临床一级科室和27个二级科室,专科门诊49个,医技科室10个。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重点研究室1个。  医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发展与人才培养,坚持“西学中”和“师带徒”中医继承工作。建有22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个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1个龙砂学派工作站;有112位知名老专家被认定为全国和省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237人成为学术继承人。治未病中心、名医堂、脑病中心与骨创伤中心顺应社会需求相继启用,拥有全国最大的GMP制剂生产研发中心,研制具有国家批准文号的中药自制剂135种,深受群众欢迎。  医院成功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制定并实施了“经典传承、创新发展”双核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支持力度。先后获批成立了山东省中医药临床研究院、山东省“治未病”研究院、山东省中医经典传承研究中心、山东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山东省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中心,形成了传承与创新的中医药发展新格局。医院注重加强治未病中心建设,设立了中医“治未病”技术及管理研究室、中医健康大数据研究室、技术转化推广应用平台。组建了省内首家中医经典科,迈出了系统性运用中医经典理论、名老中医经验救治各种急危重症、疑难杂症的第一步。  医院医疗制度体系健全,具有完善的中医特色分级诊疗体系,中医特色护理服务突出。医院建有2个山东省“专科专病”诊疗中心(心病科、妇科)、8个省级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病案管理、中药饮片、针灸、推拿、肛肠、护理、中药处方、膏方)。2017年医院开展手术12595台次,医疗新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生殖中心开展了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及其衍生技术(ICSI),35周岁以下妊娠率高达70%;开展心脏介入手术205台次;周围血管开展手术530台次,并开创了介入治疗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先河。2017年有16个科室开展了17类新技术、新项目,其中泌尿外科突破性地开展了腹腔镜等四级手术,血液科实施了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等,临床诊疗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医院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内涵建设,完善了东区排队叫号系统,分步实现了诊间结算。扩大了预约挂号比例,开放了移动支付、检查及费用查询功能。医院建立了多部门、多科室的协调机制,急诊会诊迅速到位。建立了妥善处理特殊人群、特殊病种、群体性事件患者的工作流程。“绿色通道”(急诊——入院——手术) 畅通无阻,检验科、医学影像(放射、CT)、血库和药房可以24小时为急诊提供及时服务。危重病抢救成功率达到80%以上。医院是山东省中医病案质量控制中心负责单位,承担全省中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室等的中医病案书写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医院作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设有9个临床教研室,有博士点7个,硕士点覆盖临床各学科。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医院是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承担着国家执业医师注册培训及考试、山东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训等多项工作,每年接收国内外各类进修人员千余名。  医院注重临床教学科研协同创新。近年来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59项,其中国家级课题58项,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6项;省部级课题132项,包括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项、基地专项13项、省科技惠民计划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5项、省重点研发计划51项,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2项。出版学术专著108部,发表期刊论文1119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76篇。主编有国家级杂志《中国肛肠病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承担《山东中医杂志》的协编任务。  医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每年接待来自十余个国家的参观者达百余人,培养外国留学生、研究生200余人。先后与国际应急管理学会医学委员会、美国克瑞斯特医疗集团、韩国安东琉璃医疗财团等十余个国家的有关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  多年来,医院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和“卫生强基工程”,与新疆、青海、陕西、贵州等地医院签署对口支援工作协议,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在山东省内,与临沭县中医院、广饶县中医院、菏泽市中医院签署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协议,通过对临床医疗、人员培训、适宜技术推广和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等方面合作,在省内建立了广泛的区域医院合作网络。医疗集团成员单位拓展至93家,筹备建设了山东省中医医联体,组建了国家及区域专科联盟2个。  沐甲子风雨,施杏林妙术,医院秉承“乐群敬业、厚德怀仁”的院训,在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在服务上追求至善至美,在信誉上追求诚信可靠。以“三好一满意”为目标实施了手机APP挂号、自助缴费、诊区叫号系统等众多便民措施,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就医需求。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加鞭”,面对新时代赋予的机遇与挑战,医院将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坚持走内涵发展、质量发展、特色发展道路,大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模范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紧随新时代步伐,朝着建设全国一流的、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而努力奋斗!  肾病科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成立于1977年,历经三代人的共同努力,三十多年的积淀、发展壮大,业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山东省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中心,目前我科既是经评审核定的山东省的中医药肾病重点专科,又是国家级重点专科,承担着老年肾脏病的临床科研工作。我科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单位,承担了300个优势病种之一尿频病(尿道综合征)的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的起草、修订工作,并将颁布全国各级医疗单位实施。  肾内科现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5名,共计医护人员40名。其中有多人兼任国家以及山东省中医肾病专业的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肾病科目前的年门诊量5万人次,每年出院病人700余人次。我科每年承担着大量的本科生、进修生、研究生、留学生的培养带教工作,每年培养毕业研究生近20~30人,还承担着多项省级、厅级及校级临床科研课题及教学课题。目前我科已形成了设备齐全,医疗技术先进,人才梯队合理,综合诊治能力较强,在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力的重点科室,已成为全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的临床、科研与进修的重要基地。  隶属于肾病科的血液净化中心成立于1992年,是省内首批透析合格单位之一,现拥有各种血液透析机器20余台套,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开展了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滤过、单纯超滤、高-低钠序贯透析、低温透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腹水回输等血液净化技术,并能进行各种急性药物中毒、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急危重症的抢救。随着2013年东院区5万余平米新综合楼的启用,在东院区将再建设一个拥有30~50台透析机器的血液净化中心。  肾病科优势病种及特色疗法  肾病科对多种肾脏病形成了成熟的中医特色诊疗方法,优势病种包括水肿(肾病综合征)、虚劳(慢性肾衰竭)、淋证(尿路感染)。平时的诊疗工作中,尤其注重三个优势病种特色疗法的应用,按照制定的诊疗方案,中西医诊断标准明确,理法方药、治疗手段注意体现中医特色,将诸多中医特色疗法、中医诊疗设备、适宜技术、中成药、现代技术等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虚劳(慢性肾衰竭)  中药灌肠疗法:是将经辨证组方配伍获得的中药制剂注入直肠深部,利用肠道吸收药物、进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每日一次,10-15天为一疗程,休息停用3-5天,继续下一疗程,平均2-3个疗程。  脐疗法:我科将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确切的中药方剂制成药饼,进行脐疗,每两天治疗一次,一个月为一疗程。对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早期效果良好,临床观察,大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肌酐下降的情况。  淋证(尿路感染)  薰洗疗法:中药熏洗法是临床常用的外治法,是按一定处方用药的中草药饮片,经加水煮沸后,先用药液蒸气上熏,再用药液淋洗、浸浴全身或患处,借着药力和热力的作用,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而产生治疗作用的一种治病方法。  水肿(肾病综合征)  (1)中药穴位注射:穴位注射法能将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双重刺激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药液滞留于穴位可较长时间地维持良性刺激,使经气激发、气血调和、经络疏通、外周血管扩张、血流阻力减少,从而改善了肾脏微循环,减少蛋白尿及血尿,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2)中药膏方:根据病人体质,疾病性质,单人单方,将方中的中药多次煎煮,去渣取汁,加热浓缩,再根据病人情况加入辅料收膏制成的一种比较稠厚的半流质或半固体膏剂。膏方注重补益气血阴阳,以辨证为主,并兼顾五脏。肾病综合征病人在激素维持治疗阶段,病人脾肾亏虚为主,需长期服药进行调养,能显著改善病人体质,减少疾病复发。  (3)穴位帖敷:我科结合临床实践灵活辨证,对于水肿不同阶段的病人采用相应的穴位和药物进行治疗,急性发作期病人选活血利水药物为主,以促进水肿消退,而缓解期病人选用健脾补肾药物为主,以辅助正气,减少疾病复发。

发布人员:sc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科)2021-08-30 13:04:44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2021-08-30 12:57:00

著名专家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博士 张守琳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博士 张守琳  个人简介  张守琳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国家名老中医赵振昌工作室负责人。 荣誉称号: 全国第三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卫生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学会任职: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主任委员 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循证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擅长  中医治疗IgA肾病,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多种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泌尿系感染等肾脏疾病。  中医药防治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  中医药防治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功能不全;  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结石;  中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尤其是膜性肾病,可使病人免受激素免疫抑制剂损害;  中医药防治痛风性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综合征;  中医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皮肤瘙痒等并发症。

发布人员:sc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 李建民2021-08-30 13:38:40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教授 杨洪涛2021-08-30 13:33:51

中医大咖谈保健养生

皮肤专家深度解析瘙痒的“来和去”

  经历过皮肤瘙痒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最无法忍受的不是疼痛,而是瘙痒。感觉怎么样?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  那么,哪些原因会引起皮肤发痒呢?如何能缓解瘙痒的程度?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皮肤瘙痒在医学上的定位  瘙痒是一种非常痛苦的感觉,属于皮肤和粘膜的独特感受。发作起来后,总是难以忍受,想要挠抓。  瘙痒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但研究发现,与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胺类、蛋白质、肽和脂质相关。瘙痒症与触觉、压力、温暖和寒冷等基本感觉有关,与疼痛关系最密切。此外,瘙痒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人体每个部位对瘙痒的敏感性也不同。  导致皮肤瘙痒的原因有哪些  01皮肤干燥  皮肤瘙痒的病因很复杂,根据临床经验,瘙痒最常见的病因是皮肤干燥。  02 神经精神刺激  神经精神因素,如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以及情绪紧张、焦虑、恐惧、兴奋和沮丧等精神因素,均会诱发皮肤发痒。  03 全身性疾病  研究发现,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比如尿毒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人群,也常常受到皮肤瘙痒的困扰。  04 外界因素刺激  外界或身体内部因素突然改变,也会引起皮肤发痒。比如很多孕妇会发生皮肤瘙痒。另外,服用一些药物,或气候突然变冷变热,或生活习惯突然改变,如过度使用清洁皮肤的化妆品,也是引起瘙痒的主要原因。  皮肤瘙痒会有哪些表现  大多数情况下,瘙痒是先从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开始,逐渐蔓延到整个身体。痒感在身体各个部位的程度不同,且具有阵发性,一般在晚上会加重。  瘙痒发生后,反复挠抓皮肤,可能会导致继发性皮肤损伤,引起皮肤出血、皮损、皮炎,甚至诱发色素沉着,湿疹或牛皮癣等。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发生各种皮肤感染,例如毛囊炎。  此外,严重瘙痒影响到睡眠时,患者可能还会有头晕、食欲不振、嗜睡、沮丧,甚至引起精神异常,出现抑郁、躁狂等情绪反应。  如何预防和护理皮肤瘙痒  01 调整生活和饮食习惯  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按时休息,不要熬夜。饮食要清淡,避免吃刺激性食物,不要抽烟、酗酒。  02调节情绪  情绪与皮肤健康关系密切,很多皮肤疾病是情绪作用的结果,比如神经性皮炎。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切忌情绪大起大落。  03 穿着宽松舒适  容易出现皮肤发痒的人群,建议穿戴纯棉宽松的衣物,并且注意卫生。  04 做好皮肤保湿工作  瘙痒很大程度上与干燥相关。洗澡、洗漱之后,要及时给皮肤涂抹保湿的护肤品,避免皮肤出现过度干燥。  05 合理使用护肤品  护肤品要根据自己的肤质选择,并非越贵越好。另外,尽量不要多种化妆品混合使用。

发布人员:王泽儒

何立群教授:肾病患者中医调养6问2021-08-30 14:35:48

国家级名中医、肾病专家王永钧这样护肾 不吃牛肉少吃盐,冬吃萝卜夏吃姜2021-08-30 14:29:48

正确认识中医药

彻底理解中医治“皮肤病”的思路

    皮肤病难治是医者的共识,有诸内者必行之于外,治疗皮肤病需要内外双调,本文讲述中医治皮肤病的辨证思路,辨证论治,统观全面,值得学习。  中医治疗皮肤病,多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中医认为皮肤病的发生往往是气血阴阳与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向表现,因此常外病内治,遵循整体观,达到阴平阳秘。  中医正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归纳、辨识人体状态,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局部辨证和全身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原则,从而使人体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前不久,在黑龙江中医药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首届主任委员杨素清教授如是说。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杨素清教授指出,大多数皮肤病的中医病名和西医病名是相对应的,如“瘾疹”相当于西医的“荨麻疹”,“风热疮”相当于“玫瑰糠疹”,而有些病并没有相应的对应病名,有的概念也比较模糊。有人认为中医的辨病大体相当于西医的诊断。有了疾病的明确诊断,才能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预后。但中医认为相同的疾病由于患者体质不同和疾病的发展阶段不同,临床的证型也不相同。一般是先辨病后辨证。辨病的过程往往与鉴别诊断分不开,通过询问病史、诱发因素、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等加以确定。  明确了疾病的诊断,就要根据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伴随症状,进行辨证分析,辨证施治。比如湿疹,诊断时要看其发病部位是否对称、皮损特点是否呈多形性和渗出倾向,是否伴有瘙痒等。然后根据病程、皮疹特点及伴随症状确定其辨证分型,进而确定治则。如急性期多以“湿热证”为主,亚急性期多以“脾虚湿盛证”为主,慢性期则多以“血虚风燥证”为主,但因个体差异,有些患者伴有阳虚症状,临床故采用温法,以“温阳健脾除湿”为主。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原则  “同病异治”是指表现相同的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发展、病机变化、正邪消长等差异,采取不同治法。杨素清教授说,“异病同治”指的是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治则。  中医治病的法则,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既不决定于病因,也不取决于病证,关键在于辨识不同疾病有无共同的病机。病机相同,才可采用相同的治法。  对皮肤病来说,中医大多依照这种原则辨证施治。比如,对于银屑病,进展期多以血热风燥为病机,治则以凉血祛风、清热解毒为主;静止期或消退期则以或血瘀、或血燥、或风寒湿阻络为病机,分别采取活血解毒通络、养血祛风润燥和祛风除湿通络为法;而对红皮病型则以热入营血为病机,治则以清营凉血、解毒消斑为法。  同样,不同的疾病只要发病机制相同,其治则和方法也可相同。如慢性湿疹、风热疮、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只要其具有血虚风燥的病机,就均可用养血祛风润燥的治法,用当归饮子加减。  杨教授评价指出,中医治病是建立在对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对疾病病因病机正确分析的基础上,既重视整体又重视局部,无论是辨病还是辨证,均紧紧依靠临床实际的潜方用药,才能达到殊途同归的治疗目的。  局部辨证与全身辨证相结合  局部辨证  杨教授的体会是,皮肤病的局部辨证一方面要辨皮肤病的常见症状,一方面要辨皮肤病的性质。常见症状包括自觉症状和它觉症状。自觉症症状最常见的是瘙痒,其次是疼痛,另外还有灼热、麻木感等。  辨瘙痒:瘙痒可见于急性皮肤病,也可见于慢性皮肤病。急性皮肤病的瘙痒多与外风有关,常见风寒、风热、风湿热等,致病特点是发病迅速、症状流窜不定,如,寒冷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水肿、急性湿疹等;慢性皮肤病的瘙痒原因复杂,寒、湿、痰、瘀、虫淫、血虚风燥等因素均可致病。而寒邪除有外邪侵袭外,尚可由脾肾阳虚生内寒而致。  辨疼痛:皮肤病的疼痛一般多由寒邪、热邪或痰凝血瘀,经络受阻所致。寒性疼痛往往遇凉遇寒加重,得温缓解,如寒冷性多型性红斑;热性疼痛局部发红灼热,如带状疱疹急性期;痰凝血瘀性疼痛多为疼痛部位固定,局部可见青紫或瘀斑或痰核结节,如结节性红斑。还有一种疼痛是“不荣则痛”,如老年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气虚鼓动无力、经脉不通、肌肤失养所致。  辨它觉症状:它觉症状是指皮损表现,也就是病变的形态。不同的皮肤病有不同的皮损特点,而相同的皮损表现也可见于多种皮肤病中。一般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皮损主要有斑疹、丘疹、风团、结节、疱疹和脓疱。继发性皮损是由原发性发展而来,包括鳞屑、糜烂、溃疡、痂、抓痕、皲裂、苔藓样变和继发性色素痕。不同的皮损反应不同的病邪性质,如充血性红斑多与血热有关、瘀点瘀斑与血热或血瘀或血虚有关;白色风团与风寒有关,红色风团与风热有关;水疱脓疱多与湿邪毒邪有关。  全身辨证  杨教授介绍说,全身辨证主要是结合望、闻、问、切,即通过望神色形态和舌象、闻声音嗅气味;问主诉、病史、诊疗过程、问寒热、汗液、二便、妇女月经、接触史等;切脉、触按局部病变等,四诊合参,综合判断病邪性质、患者气血盛衰、脏腑功能状况。  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内治法  ★祛风法  包括疏风清热法,用于风热证——方选银翘散等;  祛风散寒,用于风寒证——方选麻黄汤等;  祛风胜湿法,用于风湿证——方用独活寄生汤等;  搜风通络法,用于顽癣类——方用乌蛇蝉衣汤、全虫方等。  ★清热法  清热解毒法,用于实热证——方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  清热凉血法,用于血热证——方用犀角地黄汤等。  ★祛湿法  清热利湿法,用于湿热证或暑湿证——方用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清暑汤等;  健脾除湿法,用于脾虚湿盛证——方用除湿胃苓汤等;  滋阴除湿法,用于阴虚湿热证——方用滋阴除湿汤;  温阳除湿法,用于阳虚湿盛证——方用升阳除湿防风汤。  ★润燥法  养血润燥法,用于血虚风燥证——方用当归饮子;  凉血润燥法,用于血热风燥证——方用凉血消风散等。  ★活血法  理气活血法,用于气滞血瘀证——方用桃红四物汤等;  活血化瘀法,用于瘀血凝滞证——方用通窍活血汤等;  补气活血法,用于气虚血瘀证——方用补阳还五汤等。  ★温通法  温阳散寒法,用于寒湿阻滞证——方用当归四逆汤等;  温阳通络法,用于寒湿阻络证——方用阳和汤等。  外治法  皮肤病除内治外,还包括外治。临床上应用也须遵循辨证施治原则,根据皮损的不同形态和疾病性质来选择不同性质的溶液、散剂、洗剂、酊剂、油剂、软膏等,另外还有针刺、拔罐等方法。  杨素清教授总结说,中医治疗皮肤病,既辨病,也辨证,更多的是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局部辨证和全身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原则。

发布人员:王泽儒

中医治疗皮肤病的特色优势2021-09-01 15:25:00

正确认识中药在治疗肾病过程中的作用2021-09-01 10:00:07

中成药与经典名方

治疗牛皮癣的中成药有哪些?

  治疗牛皮癣的药物有很多,其中中成药不是很受牛皮癣患者喜欢的药物,它继承了配方中药的疗效好、副作用小、可以长时间用药等特点,同时也提高了用药的方便性,在使用中成药时患者一定要去正规专业的医院就诊,选择大.  随着制药技术的不断提高,中成药物在生活中也越来越常见,其治疗疾病的疗效也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其中很多的牛皮癣患者就正在使用中成药物进行治疗,中成药也根据牛皮癣的病情症状表现不一样,研制出了一些针对各种病情的药物,在治疗上也各具特色,需要提醒患者的是使用中成药物时一定要辩证给药,应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那么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牛皮癣的中成药有哪些?  治疗牛皮癣的常用中成药有以下几种:  1、复方青黛胶囊:它使用了多种对牛皮癣有治疗效果的中药,其主要成份就是青黛、白芷、紫草、丹参等药物,这些药物都具有活血化瘀、止痒等作用,特别适合血瘀受阻、血液运行不畅的患者。  2、郁金银屑片:此药对于皮损比较严重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使用了一些活血清热、养血的中药材,如当归、党能、郁金、柴胡等,很适合有脱屑、皮肤干裂等患者使用。  高度重视,及早治疗。3、消银胶囊:对于肝火上升、体燥等引起的皮肤红斑、皮肤脓疱等症状很适用,它具有养血润燥、凉血解毒的功效,其中使用了蒲公英、板蓝根、当归、丹参、土茯苓等中药,这些都是治疗皮肤病的常用中药。  4、银屑灵:此药对于牛皮癣稳定期的患者可以起到巩固疗效的作用,它对于各种类型的牛皮癣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主要成份为白癣皮、苦参、土茯苓、金银花、蝉蜕、生地黄等,其功效为活血解毒、清热祛湿。  上面内容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常用的几种用于治疗牛皮癣的中成药,需要提醒患者的是中成药物是在配方中药的基础上经现代制药技术发展而来的,虽然它使用方便,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如果组方不科学合理的话,其带来的副作用也是比较大的,所以牛皮癣患者在选药时一定要重视,不管是哪一种药物都不宜长时间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之下服用。

发布人员:王泽儒

皮肤病经典药方2021-08-31 15:53:45

治胃病偏方2021-08-31 14:21:04

中药饮片(配方颗粒、超细粉等)

肾虚用什么泡水喝比较好?

  肾虚是现在的常见病,很多人因为工作压力大,长时间疲劳,加上生活没有节制会导致肾虚加重,在出现肾虚以后,可以使用山药,芡实,核桃等等来泡水喝,不仅恢复的快,而且,能促进营养好吸收,对身体的调理有效果。  1.山药  性平,味甘,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功,无论是阴虚火旺或是肾气不固而遗精早泄者,均宜常食多食。唐代食医孟诜曾说:“山药利丈夫,助阴力。”《日华诸家本草》记载:“山药助五脏,主泄精健忘。”《本草求真》亦云:“山药,本为食物,且其性涩,能治遗精不禁。”若能配合其他补肾固精食品,如芡实、莲子等一并服食,效力更佳。  2.芡实  性平,味甘涩,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明代医家缪希雍称芡实为“补脾胃,固精气之药也”。《本草纲目》也认为,芡实“益肾,治遗精”。洛在《本草从新》中亦云:“芡实补脾固肾,助气涩精,治梦遗滑精。”古代不少治疗遗精早泄的名方,如金锁固精丸、玉锁丹、水陆二仙丹等,均是以芡实为主,配合莲须、龙骨或金樱子等研制而成。《本草新编》的经验是:“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  3.胡桃仁  能补肾固精,为滋补强壮食品,肉能润养,皮能敛涩,故肾虚遗精者宜食之。明代医家缪希雍说:“胡桃能入肾固精”。清黄宫绣亦云:“胡桃涩精固肾。”《普济方》中记载:胡桃治“水弱火强,精自溢出。”这又说明对于心肾不交、阴虚火旺的遗精早泄者亦宜。《御药院方》中介绍:“胡桃一味,勿去黄皮,空腹食之,最能固精。”  4.白果  又称银杏,对遗精者宜蒸熟、炒熟或煨熟食用。李时珍曾说:“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其气薄味厚,性涩而收。”《本草再新》认为,白果“补气养心,益肾滋阴”。民间常将白果作为治疗遗精的食品。如《山东中药》中载:白果“治遗精,遗尿。”《湖南药物志》中介绍:“治梦遗:银杏三粒,酒煮食,连食四至五日。”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的经验有二,一是用白果仁10克,炒后入水煎,加糖,连汤食之,或炒燥研粉服。二是用生白果仁2~3粒,研末,另取鸡蛋1个,开个小孔,将白果末塞入鸡蛋,以纸糊封,于饭锅上蒸熟,每日吃蛋1~2个。

发布人员:sc

银屑病用什么泡水喝好2021-09-01 14:31:39

皮肤湿疹喝什么中药能治好2021-09-01 14:27:32

医疗器械

电脑肾病治疗仪

  电脑肾病治疗仪  慢性肾脏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成为该病的高发地区。因其发病隐匿,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往往不易被发觉,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往往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了解慢性肾脏病的易患因素,对于早期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电脑肾病治疗仪,采用世界先进的非热剂量低功率毫米波技术以及超低频数控电脉冲技术,通过照射和刺激经长期临床验证有特效的人体穴位,激发人体组织细胞谐振,产生能量转换,从而全面调节人体免疫机能,抑制变态反应,对慢性肾炎、泌尿系感染、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疾病有独特疗效。  电脑肾病治疗仪产品优点:  1、电脑全自动控制治疗过程,显著提高治疗效率;  2、清晰液晶显示,直观人体穴位图形;  3、双通道输出可同时给两名患者进行治疗;  4、独特的多导联设计可同时连接8个穴位;  5、一次性导电电极可避免交叉感染;  6、无毒副作用,治疗费用便宜。

发布人员:sc

肾病血液透析仪2021-09-01 14:12:04

肾功能仪2021-09-01 14:07:06

中医药相关

《2020中医药研究发展报告》正式出版发行

  中医药学理论在千百年的临床实践中接受检验,在指导实践中不断传承发展。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调研时指出,要“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中医药的理论和原创思维必须与现代科技结合,才能转化为原创成果,为临床诊疗和产业发展服务。近年来,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不断深入,在科学研究、新药研发、平台建设和学科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2020年,一批高水平中医药研究平台和人才队伍相继建成。科技部批准建设省部共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志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有了国家级创新基地;支持创新药发展的配套政策陆续出台,药监局发布《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公布14家中药重点实验室,极大地推动了中药新药研发及药物创新体系建设。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医师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筹协调下,科技部设立了7个中医药科研攻关应急项目,支持经费3100万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临床“急用、实用、效用”为导向启动应急项目,开展中药有效方药筛选工作,在14个省份设立54个项目,支持开展清肺排毒汤临床观察和相关研究工作;各地也及时组织开展科研攻关,设立超过200个省级中医药科研项目。中医药深度介入预防、救治、康复全过程,基本实现了轻症治疗全覆盖、重症治疗全参与、康复患者全使用,中医药参与救治率超过91%。在科研攻关和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三药三方”等一批标志性成果,并陆续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为疫情的快速有效控制提供了科技保障。  为系统反映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年度发展概况和主要成就,交流总结中医药创新发展经验,研判中医药现代化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牵头组织编写了《2020中医药研究发展报告》。本书首次全面、系统地梳理了2020年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现状及突出成绩,总结了国家对新时代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决策部署安排,展示已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分析了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保健品产业和中药国际注册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了中医药在临床研究、论文发表与专利申报情况,以及突出了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防治的优势和贡献,并展望了下一个阶段中医药事业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本书以客观的数据、丰富的图表和充实的内容,展示了中医药相关政策支持、中药产业发展状况、中医药科学研究进展、中医药抗疫成果,为相关政府决策部门、中医药院校及研究机构、中医医疗机构、中药生产企业等提供参考。

发布人员:sc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完成治疗IgA肾病国内Ⅱ期临床2021-09-01 10:34:22

1.2亿慢性肾病患者新希望!干细胞干预CKD获突破性进展2021-09-01 10:27:15